English

清代明信片在国内重现

1999-03-3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应该感谢中国的出版界,在短短几年中让那些落满尘埃的“老房子”、“老古董”、“老照片”风靡于市,让今人仿佛用手触摸到历史,感觉着历史的呼吸,体验着历史的心跳,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由此而凸现。历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重现和再生,在“老字号”的启发下,广西美术出版社最近推出了《旧梦重惊——清代明信片选集》。

与其他“老字号”家族成员不同而又至关重要的是,这批明信片不仅披满了岁月的风尘,而且还辗转于世界各地,曾经属于无数外国人,现在集中于一对夫妇手中——成为方霖、北宁的艺术收藏品。

方霖是旅居欧洲的华裔科学家,获得过生物化学、经济学两门学科的博士学位,有一堆专家、教授的头衔,目前在法国一家大公司任职,致力于开发无污染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产品。他的妻子北宁是位医生。他们的忙碌是可以想象的,但在科学研究之余,他们对文化和艺术领域异常关注并颇有了解,同时也是艺术品收藏家。这对夫妇历时数十载,花费所有积蓄,从各个国家和地区收集了大约3000张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由中国寄往世界各地的明信片。

这些明信片的画面大多为摄影,也有少量的宣传画。当时摄影术刚发明不久,被西方人称为“光画”,这3000张明信片大多是当年旅居中国的外国人或入侵的八国联军实拍的,记录着当年洋人眼中的中国。

据方霖夫妇的朋友、也是本书的编者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陈绶祥先生介绍:对于艺术收藏者和邮迷来说,这些作为邮品的明信片非常珍贵,它们时隔一个世纪的各类邮票与邮戳、那辗转于各地邮局的记载与标识、那有特殊纪念的稀有的发行数目以及邮寄人对画面情景的描述文字等,都是集邮者梦寐以求的珍品。然而,方霖夫妇更看重的是这些活生生的历史的记录,它们记载着中华民族的不幸与屈辱。

这批明信片有的是方霖夫妇从收藏家手中用重金购得的,有的是和集邮者相互交换而来的,有的是在西方的“跳蚤市场”以极便宜的价格买来的,而有的是从故纸堆中拾到的。尤为值得一提的,其中有些是当年入侵中国的八国联军的后代白送的,八国联军的后代们手中保留着父辈的书信,他们中有不少人对中国毫无了解,以为现在的中国还像明信片的画面一样,落后、野蛮。事实上,这些明信片流落在普通的外国人手中起着一种很坏的影响——普通外国人对中国实在太陌生了,这些明信片给他们以误导。

3000张明信片时间为上世纪末到本世纪20年代初,包括了当时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战争场面,如辛亥革命、皇姑屯事件等,涉列了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10余个通商口岸和城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是殖民者那种毫不掩饰的侵略心态。其中有1套6张的明信片是当年八国联军为消灭中国而制作的,是当时侵略者的政治宣传画,画面之一是一个梳辫子的中国人被一只武装的铁拳击倒,旁边还有无数的炮舰和逃奔的中国人,上书“向中国开战”。

与此侵略心态相关的是摄影者和明信片制作者有意选择当时中国一些落后的民风民俗,故意展示当时中国人愚昧的一面,给他们侵略中国制造口实。他们拍摄了大量的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焚毁的教堂、使馆和街道,以及中国男人妻妾成群、抽大烟和中国犯人戴枷、行刑、处死等场面,邮寄人在文字里直称中国人为“野蛮人”,说:“这些野蛮人像牲口一样的吃饭和干活。”本书编选者提供了这样一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文字,告诉读者当年的西方列强是以怎样一种狂傲和居高临下的姿态想消灭中华民族。而这些场景和画面有的是被摄影者蓄意摆布出来的,另有许多现象如今早已不复存在,但明信片中的画面却在这种恶意的曲解和偏见中至今印刻在入侵者后代的心里。

无可讳言的是,当时摄影术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被西方人所钟爱,明信片中也有不少是在华工作、居住、旅游的外国人从摄影艺术和猎奇的角度,比较客观地拍摄的一些很好的照片,记录了他们对古老中国的感受和一个民族的生存和生活,其中有些镜头作为摄影作品是非常高妙的。

这批明信片主要由当时在华的外国公司和洋行制作,并在内部发行,从中国邮寄到世界各国,文字包括英文、法文、德文、日文、俄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等。巨大的数量,年深日久的残破,时过境迁的称谓和语言习惯,都增加了整理、编辑的难度,方霖、北宁、陈绶祥以他们丰富的学识、清醒的思路将这些明信片结集出版,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极有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姜涛先生对此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距离现在很近,还不到100年。历史不可再生,历史研究是实证的研究,历史学科虽属人文学科,但更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强调史料和实证,由方霖夫妇收集的明信片在这一点上功德无量,从中可了解当时西方列强眼里的中国,即使他们是恶意的、曲解的,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态。中外历史学者在研究这段历史时都要看当时出版的书籍,外文图书中散见的照片不少,但当时的明信片还不多见,尤其是这样集中的、大量的、收集很有难度的明信片比许多老照片更宝贵。100年前,西方人瞧不起中国,但更早100年,尤其是17、18世纪,通过西方传教士的介绍,西方人非常羡慕中国,称之为“伟大帝国”。只是到了19世纪,西方凭籍船坚炮利摧毁了一切,将世界上许多国家划归为他们的殖民地,中国人才被他们看作劣等民族。外国史学界对于中国的义和团运动评价相当高,他们认为,正是由于义和团的反抗,才使列强意识到瓜分中国的不可能。中国老百姓平常逆来顺受,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一旦情绪总爆发,所释放出来的破坏力势不可挡,令侵略者感到害怕,使列强得到了教训,这批明信片可以佐证这一切。

死与生邮程:1906年×月27日北京邮局盖销片邮票:伦敦版蟠龙票1分邮戳:(汉英单线戳)/06.×.27.

北京清军炮击革命军邮程:1911年12月26汉口寄法国LUMBRES邮票:佚邮戳:中国汉口/11.12.26.(法国邮局戳)

寄片人写道:“皇家炮队驻扎于大圣门(译音)及法租界后面,炮击汉口的革命军。”

向中国开战邮程:1900年8月30日法国METZ寄比利时MESSANCY邮票:德国邮票10分邮戳:METZ/00.7.31(法国邮戳)MESSANCY/00.8.J.(比利时邮戳)

这是八国联军进攻中国的政治宣传画明信片之一。画面上帝国主义的“炮舰政策”一览无余。

占领天津的德军在德国旗下合影邮程:1903年7月22日塘沽题记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